文史|漫谈古代山西境内的民族融合(上)

文史|漫谈古代山西境内的民族融合(上)
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后稷卒,子不窋(ku)立。不窋末年,夏后氏政衰,去稷不务,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。”周人的祖先自不窋至亶(dan)父,十三世均“在戎狄之间”,后来迁到岐山下,娶了姜氏女,才从戎狄中分化出来。周文王的孙子周成王把弟弟叔虞封到唐国,其子燮更唐为晋。晋国建立在夏墟之上,又有戎狄环伺。据《左传》载,晋国周围西北有姜戎、大戎、小戎、骊戎、犬戎,南部有扬拒、泉皋、伊洛之戎(居于河南伊水、洛水附近)、允姓之戎(即阴戎或陆浑之戎)、条戎、奔戎(夏县西北中条山一带),东部有东山皋落氏、潞氏、甲氏、留吁、铎辰,东北部有鲜虞、肥、鼓、北戎(即山戎或无终);晋北有林胡、楼烦之戎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唐虞以上有山戎、猃狁、荤粥,居于北蛮,随畜牧而转移。”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命以《唐诰》,而封于夏虚,启以夏政,疆以戎索。”这一方针,与同时赐封的齐国、鲁国、卫国的方针“启以商政,疆以周索”截然不同,简直是西周王朝的“民族区域自治”模式。

周厉王到周宣王时期,北方民族崛起,不时侵扰中原。宣王曾命尹吉甫出征猃狁。相传尹吉甫以平遥为据点,筑牢城池,以防猃狁前来进犯。平遥古城至今有尹吉甫墓(衣冠冢)、尹吉甫祠、尹吉甫点将台、吉甫营,城东北有尹村,城东南有尹回村(尹吉甫胜利回师之地)等遗址。

晋与戎狄既联合又斗争。周宣王时期,晋国多次奉命征讨戎狄。前806年,晋穆侯率军攻打条戎(今山西夏县西南);前803年,在千亩(今介休南,一说在今山西安泽县北)大战姜戎;前795年,晋随周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。前791年,在汾水、隰水击败北戎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前790年,“晋人败北戎于汾隰,戎人灭姜侯之邑。”大戎小戎是北戎强族。大戎在今天交城县一带,晋君和卿大夫常与戎人通婚,晋献公娶大戎狐姬(狐姬是大戎狐突的女儿,所生公子重耳,后来成为晋文公),狐突和狐毛、狐偃父子都在晋国为官。[现存最大的狐突庙位于清徐县城西南八华里的西马峪村北,始建于宋宣和五年(1123年)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交城县境内立庙数十座而祀之。光绪《山西通志》记载,“雁门以北,祠宇相望,太、汾二郡亦无县不祀”狐突。]狐突教子“忠臣不事二主”,被晋怀公杀害。此事说明大戎已深受中华文化熏陶。狐氏后来改姓为姬,也说明已与汉族深度融合。公元前660年,献公派太子申生攻打东山皋落氏(赤狄的一支,在今山西垣曲县西北五十里,今为皋落堡),狐突亲自为申生御车(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),胜敌而返。献公攻打骊戎,娶骊姬、少姬,还娶小戎彼氏之女小戎子,生公子夷吾,为惠公。晋惠公时期,姜戎氏归附晋国,晋国把田地分给姜戎氏耕种。晋文公曾赴外祖族狐氏戎避难12年,娶祝融族后裔偪(fu)阳公主偪姞(ji)为夫人,生晋襄公。这一时期的戎狄强大到堪与强国比肩,在文化上也明显受到晋国等周边强国的影响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记载,戎子驹支与范宣子对话时,曾引用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《青蝇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。晋文公还派人贿赂草中之戎与丽土之戎,以启东道;并联合姜戎西抗秦国。前563年,晋国联合12国灭偪阳国,迁国姓妘氏宗嗣于今繁峙境内。晋平公以后,陆浑之戎与楚国亲近,被晋所灭。戎子驹支曾说:“晋之百役,与我诸戎相继于时,以从执政,犹肴志也”。公元前569年,晋悼公采纳魏绛的建议在无终国与诸戎狄进行“和戎”(时赤狄败亡,无终为首),“戎狄荐居,贵货易土,土可贾焉”,“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如乐之和,无所不谐”,并与北戎诸部达成近30年的和平,无终部落从陕、晋交界东迁太原。公元前541年大卤之战后,晋阳成为赵氏之邑,赵氏的势力遂进入晋阳地区。无终部在大卤之战中失败,东迁代地,后与赤狄、北狄余部合成代戎(代国),逐渐强大。为解除危胁,赵简子嫁女与代戎通婚。公元前475年,赵襄子灭代,无终部东迁无终(今河北玉田)。为缓解同北方戎狄部落的冲突,赵襄子又娶西戎崆峒民女为妻,并调整与楼烦、林胡、东胡等部族的关系。

狄族于春秋时期崛起,以赤狄、白狄、长狄最为著名,通称北狄。赤狄为鬼戎后裔,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的狄族部落,于春秋初期西扰周、晋,并与王子带勾结,将周襄王逐出王都。晋文公出兵勤王,大败狄师,杀王子带。赤狄被迫东渡黄河,进入河南、山东,后来发生分裂,力量削弱。清代学者顾栋高在《四夷表叙》中指出,赤狄有六支:东山皋落氏、廧(qiang)咎(gao)如氏、潞氏、甲氏、留吁、铎辰。晋成公时,将女儿伯姬嫁给赤狄潞氏君主潞子婴儿为夫人。前593年,晋景公灭潞氏,又灭掉了赤狄余下的潞子,以及甲氏、留吁、铎辰等国,赤狄逐渐衰弱。狐氏为北狄一支,在唐叔虞封地之内,从周初到晋献公时期,和周王朝共存了400余年。

白狄原在晋国西,后来迁徙至晋东鲁西一带。晋文公时期,白狄和晋国上下通婚,还帮助晋国打赤狄。公元前637年,白狄伐赤狄之廧(qiang)咎(gao)如氏,俘淑隗(wei)季隗姐妹,分别嫁给赵衰和晋文公。前627年,晋襄公派兵攻打白狄,俘其国君。白狄后来分裂为鲜虞、肥和鼓三部,其中鲜虞最强。晋厉公曾与白狄鲜虞结盟。前530年,晋假道鲜虞入昔阳灭肥国;公元前520年,晋灭鼓国;前489年,晋卿赵鞅灭白狄鲜虞。春秋末期,鲜虞改称中山。战国时期,鲜虞中山国成为仅次于七雄的千乘之国。

三胡

“高山代郡东接燕,雁门胡人家近边。解放胡鹰逐塞鸟,能将代马猎秋田。”(崔颢《胡人歌》)“胡”即北语“人”的意思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记载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,不为小礼以自烦。”春秋战国时期,山西北部居住着楼烦、林胡和东胡,史称三胡。

楼烦是北狄的一支,大约在春秋之际建国。《晋乘蒐(sou)略·卷之二》载:“娄烦子不可考,其受封之时或曰夏,侯国于今宁武。商以来世为荒服,至周初入朝。”其中提到《周王会》图,上有楼烦国而无林胡。可见楼烦当时比较强大,有资格参加周王会盟。公元前403年,三家分晋,楼烦乘机南下,发展到今太原娄烦、灵石一带,后被赵武灵王征服并融入赵国。战国末期,匈奴兴起,楼烦从属于匈奴。秦灭六国,楼烦归秦。西汉武帝年间,卫青击败楼烦,置朔方郡,此后楼烦人与汉族杂居。“百战楼烦地,三春尚朔风”(朱彝尊《晚次崞县》)。今娄烦县名为留在赵国的楼烦古族几经迁变而来,楼烦人早已成为汉族血脉的一部分。娄烦县有“娄烦古城遗址”,据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所建,目前为省级文保单位。

林胡,又称林人、儋林,因长期生活于森林中而得名。在崛起的燕赵的压力下,林胡和楼烦从晋北向东迁至河北北部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“北破林胡、楼烦”,又把他们赶到赵国西面。公元前307年,赵国打败中山,收服东胡,又“兵威”林胡,“礼服”楼烦,收罗其兵卒随赵军征战。赵国兼并林胡、楼烦上千里的土地,设置云中、雁门、代三郡,修筑了从今河套五原以北狼山缺口到河北宣化沿阴山山脉的长城,铜墙铁壁,抵御北胡,徐图霸业。林胡、楼烦两族余部迁徙至伊盟(今鄂尔多斯市)境内和阴山以北。50多年后,林胡又随匈奴率众而来,被赵国名将李牧击溃,从此林胡消失于史册。

乌桓是东胡族的分支。东汉初,乌桓曾与匈奴联兵侵扰代郡以东的地方。49年,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请求内附,汉光武帝刘秀“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81人,皆居塞内,布于缘边诸郡,令召来种人,给其衣食,遂为汉侦侯,助击匈奴、鲜卑”。119年(汉武帝元狩四年),汉军大破匈奴,乌桓臣属汉朝。乌桓入塞,在山西主要分布于雁门郡和代郡,并继续南迁至太原一带。东汉安帝时期,乌桓曾与鲜卑、匈奴联合侵犯。139年,乌桓攻马邑及沿边诸郡。207年,曹操征乌桓,大将张辽大败乌桓并斩乌桓大单于蹋顿,俘20余万人,乌桓归附。曹操将幽州、并州各郡乌桓万余落徙居中原。216年,代郡乌桓再次叛乱,曹操先后派裴潜和曹彰于218年平定叛乱。魏晋以后,乌桓与其他民族杂居,形成“杂胡”。其中并州乌桓张伏利度部在乐平(今昔阳县西南),307年被石勒兼并,后赵灭亡后融入汉族。雁门乌桓与鲜卑、匈奴等融合,形成铁弗刘氏或独孤氏,其后裔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(今五台县人)于407年建立胡夏政权。东北依附拓跋氏的乌桓融入鲜卑族。

|编辑:袁 君

|来源:文史月刊

|作者:武海燕

▶省政协举办第六期“政协学堂” 吴存荣出席

▶共同答好这道复杂的“试题”——山西晋中市政协专题协商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

▶闫晨曦走访看望专家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狗狗不听话打哪个部位?告诉你,打哪都不对!
365bet网上手机投注

狗狗不听话打哪个部位?告诉你,打哪都不对!

📅 06-29 👁️ 6932
方舟恶魔岛在哪个位置
mobile365-777

方舟恶魔岛在哪个位置

📅 06-28 👁️ 7014
反对的反义词
mobile365-777

反对的反义词

📅 07-13 👁️ 3388
捞偏门赚快钱的16个门路,做这些让你一夜暴富
365bet网上手机投注

捞偏门赚快钱的16个门路,做这些让你一夜暴富

📅 07-20 👁️ 3728
6000mAh挑战-22℃ AGM X2续航与性能体验
365Bet官方

6000mAh挑战-22℃ AGM X2续航与性能体验

📅 07-11 👁️ 8369
苏宁易购购物体验如何?值得信赖吗?
mobile365-777

苏宁易购购物体验如何?值得信赖吗?

📅 07-11 👁️ 7373
剑网3玩家分享万花摘星楼成就跳法图文攻略
365bet网上手机投注

剑网3玩家分享万花摘星楼成就跳法图文攻略

📅 07-05 👁️ 8223